大才子唐伯虎为何不愿做官?竟然是因为考试时一场作弊事件!
与大画家沈周、仇英及其好友文徽明在美术史上光芒四射,这时期的唐寅还是消沉了一段时间的,后来在好友祝允明的规劝下逐渐走出了阴霾。当时座主梁储对他的文章十分欣赏。在梁储返京后他还将唐寅的文章推荐给次年会试主考程敏政观看。 唐寅,字子畏,又字伯虎,自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逃禅仙吏、江南第一风流才子等。他是吴中画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与大画家沈周、仇英及其好友文徽明在美术史上光芒四射,被称为“明四家”。 在唐寅早年时期,对于科举做官还是满感兴趣的。他出生在商人之家,父亲名为唐广德,母亲邱氏。自幼聪明伶俐,熟读四书五经,博览史籍。16岁时参加秀才乡试得第一名,轰动了整个苏州城。没想二十余岁时家中连遭不幸,父母、妻子、妹妹相继离世,家境就此衰败下去,这时期的唐寅还是消沉了一段时间的。 后来在好友祝允明的规劝下逐渐走出了阴霾,弘治十一年,二十九岁的他参加应天府乡试并取得了第一名。当时座主梁储对他的文章十分欣赏,看罢考卷随即赞叹道:“士固有若是奇者耶,解元在是矣。”除鼓励慰勉外,在梁储返京后他还将唐寅的文章推荐给次年会试主考程敏政观看,并赞扬说:“其人高才,此不足以毕其长,唯君卿奖异之。”唐寅就这样和程敏政扯上了关系。 三十岁时,他入京会试,因涉嫌和程敏政作弊,交通题目,被废弃科考终身,程敏政也被迫辞官归里。经历了这场作弊风波之后的唐寅深深的感到了仕途的险恶,从此便意志消沉,放浪形骸于酒色山水之中,没想却凭借其诗文绘画的名声而誉满四海。在宁王朱宸濠的叛乱中,他故意佯装狂酗酒,荒诞无礼,得以保全清白,因而也给他带来了更大的名声。他“颓然自放,谓后人知我不在此“,其实全是源于内心的孤独。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联系邮箱website1199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