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增长,是消费增长的源泉,如何熨平收入差距过大将是最大考验
未来以消费为主要驱动力的经济增长模式必须尽快建立起来,那么我们为了建立以消费驱动的经济增长的模式,在拉动当下经济增长方面可能通过消费贷款更快更被广泛使用,必须依赖于老百姓未来收入的持续增长上。 我国经济已经步入一个新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原有的增长路径潜力基本上已经挖尽,也难以再继续驱动中国如此体量的经济体继续前行,所以说,未来以消费为主要驱动力的经济增长模式必须尽快建立起来,如此才更具增长持续性。 关于经济当前阶段分析的文章可说是汗牛充栋,我也不再赘述,那么我们为了建立以消费驱动的经济增长的模式,必须要做的事,就是提高劳动人民的收入水平,也只有收入增长,才是驱使经济不断前行的不揭动力,也是经济增长的成果惠及全体老百姓的要求,更是建立和谐稳定的以共同富裕为目标的社会共识。 好了,套话就不多说了,如何促进消费?原则上有两种手段,一是通过提高收入,来促进消费增长,这是最传统的消费增长来源。二是发展消费贷款,通过发放大量消费贷款,将未来的收入折现成现在的购买力,这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国民的消费方式。 这两种方式,各有优劣,在拉动当下经济增长方面可能通过消费贷款更快更被广泛使用,目前被大众所熟知的网贷,就是打着消费贷款的旗号开展的网络信用贷款。全国目前有多少金额,我没有相关数据,但应该是不少的,目前银行股的低迷,也可能有这部分资金出现坏账的因素在里面吧。 实际上,信用消费贷款实质上作用未必有多大,而且是以抑制未来消费为代价的一种消费方式,彼此抵消下来,可能真正的拉动作用也就是对银行的业绩变的好看了,而银行实质上的作用其实是吸血的作用,其吃进的利息越多,社会消费的资金就越少,反而豢养的食利阶层越多,对于国民财富的增长并没有好处。 而且,消费信用贷款的扩大,必须依赖于老百姓未来收入的持续增长上,如果收入跟不上贷款的增长,贷款的风险就会集聚下来,形成暴雷,将严重侵蚀金融系统的稳定。 而收入的增长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个是财富蛋糕的继续增长,劳动收入可以分享财富增长带来的收入增加。另一个就是对现有的财富进行重新分配,建立倾向于劳动的收入分配制度。这个内容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劳动参与财富创造过程的第一次分配,另一个是转移支付,就是政府为了熨平收入差距过大,通过对高收入群体征收重税,并将这部分财富转移到低收入劳动者手中,以此熨平社会阶层收入差距过大而产生的矛盾。 加上低收入阶层边际消费倾向较高,对经济的拉动效应更高,也更容易推动经济的发展,进而继续做大财富蛋糕。 从熨平收入差距的措施来看,税收可以起到杠杆的作用,一方面对高收入群体直接征税,另一方面可以对高收入群体消费的产品及服务征收重税,这样更便于社会财富的上下流动,抑制阶层固化。 总之,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将消费这驾马车激活才是未来经济继续增长的主要动力来源,而为了激活消费这驾马车,就必须通过一些手段来增加居民的收入,在保障财富创造过程的收入方面之外,还需要政府通过制度和措施来熨平高收入阶层和低收入阶层之间的巨大差距,以此来推进向消费为主的增长方式的转变。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联系邮箱website1199qq.com |